×
Home/旅行者世界版圖/歐洲/中歐/阿爾卑斯山、萊茵河及德意志之旅(5之1)
中歐旅行者世界版圖歐洲

阿爾卑斯山、萊茵河及德意志之旅(5之1)

5/14/2014

閱讀前提示(全文共五篇、各篇間均有連結)
旅遊時間2014/4/20-5/4
旅遊方式參團
內容含景點網站/FB連結
自評等級★★★★

    德國回來之後迄今已一個多禮拜,除花了幾天時間慢慢調整時差之外,就是把這趟德國之行做了一個總整理。別的不說,光處理照片就花了一番功夫,包括把我們兩台照相機加上各自的手機所照的5-6千張照片中先刪除不良的約20%、調整照片橫豎、檔案分類以及下載其他人的照片等。接著就是花更多的時間把旅途中用iPad所寫的筆記對照像片以及沿途所收集的旅遊資料逐一核對,把每一個經過的城鎮、景點、建築、人名等加上英文或德文原文,一方面避免翻譯上造成的誤差,並進而確認哪些地方是我們去過的、它們叫什麼名字及與其相關的歷史背景等。有別於過去大都是自助旅遊(特別是歐洲與日本),而這次是跟著旅遊團出遊。前者是出發前要花很多時間做功課,要自己安排行程中的所有交通、住宿及餐飲等,也就是自己規劃所有的旅遊行程,且行前就將所要去的地方做了一些研究,或最起碼已有初步的了解。相對地,跟旅遊團就是全程腦袋空空,只要跟著導遊走。導遊或領隊說什麼就是什麼,也不知道他們介紹的對不對,安排我們住哪裡就住哪裡、吃什麼就是什麼、到了景點他說怎麼走就怎麼走,團員們通常都不會有太多的意見。我們這次德國行沿途住的都是四星到五星級的酒店、餐餐都在當地知名的餐廳裡享受美食與美酒,且同一輛巴士車全程跟著走,所以既不需要自己拖著行李找住宿,也不需要到處搭乘不同的交通工具,更不會迷路。

問題是,如果回來之後既不整理照片、也不記載在旅遊過程中的所見所聞,遑論再參考一些旅遊資料,很快地,除了少數幾個令人印象深刻之外,其他的可能什麼都忘光了。這次回來,我在花了兩個多禮拜時間整理之後,把原來旅途中寫的一個簡單的旅遊札記,再增加了一些後續考證與自己的心得之後,竟已儼然成為一篇8,000餘字的旅遊報導,且發現原來旅行社準備的旅遊手冊行程的描述錯誤甚多。根據過去的經驗與習慣,我只將自助旅遊的心得及照片等資料放在自己的部落格上,但既然都寫了,我就嘗試著一下把這種「摘述性」或「日記/流水帳」的文章,把它分成四篇放在部落格上與所有的讀者以及我們這次共同參與34位團員一起分享,特別是讓我們的團員能藉著圖(照片)文幫大家回顧一下我們所到之處,讓大家仍然不斷保持深刻的印象。
     自去年10月「南非之旅」後,期待了半年由建漳、介媚賢伉儷所辛苦籌備、規劃、組團(多以「黑皮家族」團員為主)及公開招標選旅行社的「德國之旅」,經過兩次行程說明會後,於焉在4/20晚上(Day 1)連領導及團員共35位浩浩蕩蕩地成行,從台北經香港、慕尼黑抵達柏林,遂開始了之後14天的德國文化、藝術及科技之綜合巡禮。本文僅簡單以重點式描述如下:
Day 2 (4/21):柏林【當天精彩活動:FB連結1、FB連結2】)

清晨8時許抵達德國首都柏林,這個人口約340萬人,集科技、政治、經濟、藝術、音樂、文化、時尚於一的世界級的重鎮,也是融合現代與古典建築於一爐的典範更是德國最大的城市。來到柏林幾乎就可以看到這個國家自15世紀以來的縮影──從1415年起,柏林成為布蘭登堡選帝侯的首府開始,歷經普魯士王國、德意志帝國、魏瑪共和國、納粹德國、冷戰時期、東西德統一,一直迄今成為歐盟的核心。我們一行搭乘旅遊大巴士進行市區觀光,在一天內可以同時看到600年來這個國家的榮耀、悲哀、懺悔、失落與再度的崛起。 

從座落在提爾公園(Tiergarten)大角星廣場(Großer Stern)的中央,為紀念於 1864 年至 1871 年間普法戰爭時,普魯士軍隊擊敗法軍而建立的勝利女神紀念塔(Siegessäule)【圖1】與豎立於旁的匹斯麥銅像,來展現到這個曾叱吒風雲民族的「驕傲」;在威廉一世紀念教堂 (Kaiser-Wilhelm- Gedachtniskirche) 【圖2】看到德國人對腓特烈·威廉一世(大選帝侯)開創了柏林在文化和藝術上繁榮並使普魯士成為軍事強國的緬懷。到了巴黎廣場和布蘭登堡門(Pariser Platz und Brandenburger Tor)【圖3~5】又可以看到從19世紀以來德國人是如何感念腓特烈(二世)大帝(Friedrich II von Preußen, der Große)當年帶領普魯士的崛起。當走到雖無碑文卻以2711個大小形狀不一水泥石碑、高低起伏無言豎立的碑牆,所組成的紀念碑 (Denkmai fur die remorse ten Juden Europas) 來顯示德國人對二戰時使500萬猶太人被其無情屠殺的懺悔 【圖6~7;及圖8在遠處默默致哀的「電視塔」】。接著,經過為紀念1953年東柏林為爭取自由選​​舉而遭共產政權,武力鎮壓一事而命名的「6月­17日大道(Straße des 17. Juni)」來到1961 年813所築一道長160公里區隔東西柏林的圍牆(Berlin Mauer),而在1989年11月9日兩德統一前被推倒的圍牆中所保存部份做為藝術塗鴉的東側畫廊 (East Side Gallery)【圖9~10】等,又體驗到二戰戰敗後被東西兩大強權分隔近30年德國人的悲哀。到了完工於1884年、重建於1990年,體現了古典式、哥德式、文藝復興式和巴洛克式等多種建築風格的國會大廈 (Reichstag) 【圖11】,標誌為德義志帝國會大廈 (Dem Deucschen Volke),則又代表德國統一的象徵。在菠茨坦廣場 (Potsdamer Platz)【圖12~13】及附近繁榮商圈看到許多知名企業總部在此地的所建一棟棟嶄新現代化建築,卻難以令人想像在70年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這個城市區90%的建築幾乎被摧毀的悲慘影像。如今,這一片的欣欣向榮,代表這曾發動兩次世界大戰的國家在深刻懺悔之後,又再度的成為歐盟的盟主。 Playvolume


圖1勝利女神紀念塔                                              圖2 威廉一世紀念教堂

圖3 布蘭登堡門前廣場

圖4 布蘭登堡門上的戰馬

圖5 布蘭登堡門

圖6 猶太人紀念碑

圖7 猶太人紀念碑

 圖8 電視塔

圖9 柏林圍牆遺址的壁畫

圖10 柏林圍牆的藝術塗鴉畫廊

圖11 德義志國會大廈

圖12 菠茨坦廣場

圖13 菠茨坦廣場前的企業總部

圖14 柏林愛樂音樂廳

巴士只雖只是短暫經過曾產生10位諾貝爾獎得主的柏林工業大學(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erlin, TU Berlin)、超過300年歷史每年都要舉行超過500個藝術活動的藝術大學(Universitaet der Künste Berlin)以及擁有十分輝煌的歷史,對歐洲乃至於全世界的影響都相當深遠洪堡大學 (Humboldt University)等這足以代表培育德國科技、藝術、人文與法律等人才的搖籃等三所大學,加上世界知名的柏林愛樂音樂廳 【圖14】,讓人不難明白為何德國在以上這些領域及音樂上面能始終執世界牛耳的原因。至於想要能回顧日耳曼民族歷史、文化甚至於人類藝術文明發展史的人,千萬不能忘了到匯集了包括舊博物館(Altes Museum)【圖15】、新博物館(Neues Museum)、貝佳蒙博物館(Pergamon Museum)【圖16】、舊國家美術館(Alte Nationalgalerie)【圖17】、柏德博物館(Bode- Museum),以及柏林大教堂(Berliner Dom)【圖18】等,1999年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博物館島 (Museumsinsel) 」。我們雖只參觀其中之一的貝佳蒙博物館,看到貝佳蒙祭壇(The Altar)【圖19】、大戰伊希達門(Ischtar Gate)【圖20】、楔型文字、石刻牆等這些從公元前6世紀兩河流域巴比倫文化、2,000多年前的希臘時代所挖掘出來的文物,也算聊以瞭解了一些那個時期人類文明發展的歷程。 

圖15 舊博物館

圖16 貝佳蒙博物館

圖17 舊國家美術館

圖18 柏林大教堂

圖19 貝佳蒙祭壇

圖20 大戰伊希達門

Day 3(4/22):菠茨坦、施普雷河森林【當天精彩活動:FB連結】)

   來到柏林近郊有近30座大大小小皇宮的菠茨坦(Potsdam),先到西西里荷宮 (Cecilienhof Palace) 【圖21】參觀1945年菠茨坦會議,那美、英、蘇三國決定如何瓜分德國的所在地(並參觀史達林、邱吉爾、杜魯門辦公室)及花園內那各式各樣盛開而美麗的花朵(包括蘇聯士兵於1945年所種植的「史達林之星(Stalin’s Star)」【圖22】。

圖21 西西里荷宮

圖22 史達林之星

接著再驅車到數公里之外,進入菲特列二世(Friedrich II)大帝建於1745年,被列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的「無憂宮(Schloss Sanssouci)」【圖23~24】內,參觀這個被認為是德國最美麗的18世紀皇宮之一。在其附近的古風車(Historic Windmill) 【圖25】亦是攝影取景的好地方。

圖23 無憂宮正殿

圖24 無憂宮後殿廣場

圖25 古風車

午餐後前往施普雷河森林(Spreewalchafen)搭長板舡多拉(Gondola)【圖26】邊慢慢遊覽蜿蜒的河道兩岸充滿變化的田園景致、幽雅的森林小屋【圖27】,及被單或雙人獨木舟穿梭而被點綴的河道【圖28】,邊吸收森林中所散發出來的「芬多精」。上岸後,遊覽位於當地典型的德國小鎮盧比昂 (Lubbeuau)【圖29~30】並似乎體驗到當地居民所享受的那種與世無爭的恬靜生活。 

圖26 搭長板舡多拉

設定取消廣告分潤

圖27 施普雷河森林河道小屋

圖28 河道上單或雙人獨木舟

圖29 與世無爭的盧比昂小鎮

圖30 恬靜的盧比昂

..當日續乘大巴士往南行駛232公里轉赴德勒斯登(Dresden),在Sophienkeller 百年地窖餐廳吃烤鴨大餐。夜宿德勒斯登 Pullman hotel。

< 待  續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