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15 2022
時間 | 2017/2/24-3/3 |
方式 | 自由行+參加當地旅遊團 |
自評等級 | ★★★★ |
冰島第四天在雷克雅未克輕輕休閒掃街並養精蓄銳後,準備迎接的是後續兩天緊鑼密鼓從克雅維克出發的行程,先是一場集美容、休閒、泡湯與賞景於一的「輕旅行」,再來就是ㄧ結合「冰」與「火」、「川」與「泉」、「湖」與「山」,那既震撼又浩瀚、氣勢磅礡的自然景觀之旅。

「泡湯」對大多數住在台灣、大陸或日韓等東亞的人而言絕非什麼新鮮事(大多歐美人士則有較少的體驗,或在「泡湯文化」)上有所差異)。無論泡什麼湯,戶外風呂或室內湯屋,也就不過是那樣了。若告訴朋友大老遠跑去冰島泡湯,可能還會被認為頭殼壞去,尤其是去一個那同時可容納數百人、毫無私密、渾然天成的「大澡堂」那就更可能被人消遣。不過,別遽下判斷,先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行前就在網上訂好了含入場費、面膜、浴巾、浴袍、飲料的溫泉的套票(Comfort USD$63、Premium: USD$81; 詳如該網站內容【查看一下當年的紀錄是每人$78.02;其實是相當「親民」的】),接著按所定入池時間再定巴士票就搞定了(來回每人USD$40)。

午餐後,陪伴兩位優雅的女士在民宿外的站牌搭上直達藍湖的大巴士,前往距雷克雅未克約50公里、位於冰島西南部的雷克雅內斯半島(Reykjanes)上的藍潟湖(或稱「藍湖」Blue Lagoon)。它是由部分火山熔岩所形成,是冰島最年輕的「熔岩平原 (Lava Field)」;水溫約37–39 °C、含豐富矽、硫等礦物質,是世界著名的溫泉勝地之一。


冰島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使其電力生產幾乎100%全部來自於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可再生能源」,其中70%來自於水力發電,30%來自於地熱發電。沿途所見盡是「冰火兩重天」;「火」指的是「火山」及「地熱」,不到50分鐘當看到「火」【冉冉升起白煙的地熱發電廠】的時候就代表快到「溫泉帶」了。

對有超過半世紀在各地泡湯經驗的人而言,我們可以很「隨和」地在那裡都容易滿足,但心中難免也都有一個尺度,期望在什麼情境下、看到什麼、還體驗出什麼?我最喜歡的,其實很簡單,就是在“楓林中”、“岩洞內”或“雪地上”泡在那種「會冒煙」的溫泉裡(不見得非要幾星級的──「野湯」泡腳也行【如以下在日本「藏王」路邊拍的照片】)。

走一小段路先培養一下「情緒」,在其招標前留下「註記」表示將其納入「旅遊版圖」中!



入場後,在服務人員熱情招呼下,把全身厚重的衣物「解放」且沐浴後,穿上輕便的睡袍趟在休息區的「懶人椅」上休憩、放鬆,隔著大型透明玻璃看湖中的「湯客」居然也是「賞心悅目」的事,連發發呆、使腦袋頓時放空都讓人神清氣爽。


漫步走入池內,在四周是冰雪覆地、頭頂藍天白雲、腳踏湖底軟軟的矽泥、泡在一暖呼呼會冒著裊裊清煙、彷彿披層霧朦朧白紗般的藍藍湖水中…那就是我要的Fu(湖水成藍色的原因,請看【註解一】)






室內休憩區有一股清新使人舒暢的精油味外,池中不斷蒸發而上的水氣也散發出一種淡淡的清香,連在池中享受泡湯之樂的女士們個個都顯出其典雅脫俗、男士們則展示其翩翩風範…既無暄囂煩躁亦無雜亂混沌 …在湖中一切都是那麼輕輕的、慢慢的、柔柔的,似乎身處「仙境」般,就如同李白詩中
“不敢高聲語 恐驚天上人” 的情境
如此清靜、悠然、舒懷,不知不覺油然而生一種莫名與世無爭的「淡然」。


這整整三小時的溫泉浴,可一點都不無聊,可自在地泡泡(湖中)、躺趟(室內)、走走(湖邊四周)、看看(相關設施)、沖沖(水柱瀑布按摩肩頸)。而最有趣地莫過於既健康又美容地敷產於藍湖所特有的「矽泥面膜(Silica Mud Mask)」【註解二】;同時到池中的酒吧亭拿一杯雞尾酒(或冰品)可以邊敷著面膜,邊享受醇酒、又可以欣賞遠方皚皚山頭、直到夜幕低垂、彩霞滿天…








在這一場藍湖溫泉「世紀大泡湯」後,不只全身感覺「暖呼呼」,還「輕飄飄」地,好像忽然甩掉了身體上「多餘的負擔」,連走起路來都步履輕盈。


離開前方覺時間太少,否則應在藍湖所設的LAVA餐廳、咖啡廳享用美食,或再豪華一點接受其全套的SPA按摩服務,方能感受藍湖溫泉的多元樂趣。


「湯」足泡「飽」之後,搭上回程的巴士踏著夕陽而歸…餐後小酒助興、晚上一夜好眠…

翌日清晨在民宿自然醒後,三人一起下廚,把冰箱內還剩下可供料理的食物,做了一頓豐盛的早餐加上中午的野餐。還真得感謝老情人能在Air B&B訂到這間民宿,不只是購物與採買食品方便,其位於主要交通要道上的寧靜巷弄內,出門都可不急不喘、安步當車即可。

冰島最後是一個「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行程──參加當地大巴士全程250公里由專業導遊帶我們走訪四個冰島最知名的景點的一日「金環之旅(Golden circle tour)」(每人約100美金)。當然,又是地利之便,走路3分鐘就到站牌。登上大巴頂著晨曦出發,開始探索近北極圈特殊的地質與大自然奇觀。

大巴車窗視野更遼闊,「北大荒」又再度出現,冰原上偶而閃過幾戶家屋也可顯出一種可孤芳自賞的純美;一片白茫茫中乍看到傲然聳立的電塔,亦可以感受其為冰島不虞匱乏的電力任重而道遠…整個景致就是那種蕭瑟、蒼涼、白瑕無疵、且又難以形容「遺世而孤」的意境。



從雷克雅維克向西南方向行駛約一小時(70公里)到達首站、已有近三千年的地質歷史的凱瑞斯火山口湖 (Kerið /Kerid Crater Lake) ,那被火山噴發後長年雷積降雨所形成的湖泊,又被稱為「上帝的眼淚」。與我們北加州「隔壁」的奧勒岡州美國火山口湖國家公園(Crater Lake National Park)火山口深594公尺相比【如下第二張照片】,這只能算「小巫」【火山口深55米、寬170米】


但因為它是出生在「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到的「秘境之地」就不能「等閒視之」──未繞火山口周長達270米走一圈,僅在觀景點上靜賞周遭被厚雪覆蓋的火山口,而無法窺其在春夏季時湖泊的旖旎勝景【如下第二張照片來源】雖有些許遺憾但也聊勝於無。


續往東北方向行駛56公里到達又稱「黃金瀑布 (Golden Falls)」的「世界十大瀑布」之一的古佛斯冰川瀑布 (Gullfoss)。【註解三】

當發源自朗格冰川 (Langjökull) 的哈維塔河 (Hvítá) 【意思為「白河」】的豐沛水量流經此段呈階梯狀的32公尺斷層落差時形成兩層瀑布(第一層約11米、第二層約21米),以約90度夾角「氣吞宇宙般」之勢猛然跌落峽谷,塑造出黃金瀑布的壯觀景緻。

瀑布兩側的峽谷岩壁聳拔約70公尺,一線傾斜後又與開闊的Gullfossgljúfur峽谷相接。“據地質學家推算,峽谷的形成歷史可追溯至末次冰期的冰川洪流【參考來源】”

瀑布區有觀景台,也設置了步道與圍欄可讓遊客走至瀑布邊一角,都能讓每一位身臨其境的遊客感到震撼。



但據導遊說要真正看到整個瀑布的壯觀全景除了用「無人機空拍」外,就得要跨越到另一座山頭(非一般遊客所能及,而可能是攀岩家與專業攝影師的最愛)【如以下照片:來源】

冬季因河水部分結冰,河水流量僅有夏季的約一半,當時我們所看的瀑布已覺得是如萬馬奔騰般的恢弘大度、勢如破竹般的川流不息,想像若在夏季又該是如何地「大氣凜然」!

再借用李白的一段詩詞(改了一字):
“黃「金」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以聊表當時所感受到那瀑布氣勢的萬分之一!

大巴再向西行駛10公里不消一刻鐘抵達第三個「亮點」──位於赫伊卡達勒(Haukadalur) 山谷「地熱區」中的史托克間歇式噴泉 (Strokkur geyser) 。「間歇泉」乃一種間斷噴發的地熱噴泉 (Geyser geothermal),是在火山活動地區,因熔岩使地層水化為水蒸汽後從岩縫間歇地噴出而形成。



在離史托克約百公尺一定安全距離外的「觀泉區」等待她每4–8分鐘爆發一次,每次噴發出隆隆作響的白色蒸氣水注高度約可達到25–35公尺,每次約一分多鐘左右。每每噴發時驚嘆聲、歡呼聲此起彼落,在水注慢慢掉落回池內,又是等待下一波高潮的開始。



景區內有一守護這大自然寶藏的原始維京人雕像特丹引人注目,另還設了一「世界五大間歇噴泉」噴發高度比較的立牌;很客觀地告知遊客「史托克」只排名第四,另在其附近還有更知名、惜近年來卻幾乎已完全停止活動的那「蓋錫爾間歇泉(Geysir)」【又稱“大間歇噴泉 (The Great Geysir)】也只位居第二(其它排名相關資料如【註解四】)。另不遠處還有一座當天並未噴發的「小間歇噴泉(Litli Geysir)」。



間歇泉英語“Geyser”是語源於冰島語的“Geysir”(乃「噴出」之意),乃英國人登陸冰島後所首次看到的;所以冰島上的間歇泉既使不是最壯觀的,肯定是最早被發現的「先驅」。走筆至此,才發現我們迄今都已走訪過那「五大世界間歇噴泉」(特別是在美國黃石公園),但首先看到“Geyser”則是在冰島。


回程繼續往西61公里就抵達今天最壓軸、面積約240平方公里、既瑰麗無比又是世界地質史上極具盛名,且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也是「冰島三大國家公園」之一的辛格韋德利國家公園 (Thingvellir National Park)


該國家公園在地質學最有價值之處是位於地球地殼北美版塊(North American Plates)與歐亞版塊(Eurasian Plates)的接合位置,也是地質學上美洲與歐洲的真正邊界。【註解五】


公元 930 年,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國會會議在今天辛格韋德利國家公園所在的地方每年召開一次,是由島民直接參與的露天議會(Althing)【“Þingvellir” 正是「議會場地」之意】。該段歷史淵源乃是使辛格韋德利國家公園成為世界遺產的主要原因。【參考來源】



遠眺覆蓋厚厚白雪的山頭、結凍或尚有殘留清水的湖面倒影、四處不時冒出的裊裊上升的白煙(地熱、間歇泉)如詩如畫(且分不清是詩中有畫,還是畫中有詩)──好像是無形的大自然的詩篇在心中默默地朗誦。

相對於艷麗四射、熱情奔放的美是一種負擔甚至是窒息,淨白自然、素樸無飾加上一點蒼涼感的美則是一種放鬆、更是一種療癒。佇立片刻,就被這史詩般的瓊宇浩天所深深感動。


大巴最後西朝南方向行駛50公里,沿途的景緻仍不「打烊」並看到斜掛天邊一顆鬼異的「超大」夕陽。回到了雷克雅維克方完美結束這全程共約8小時精彩豐碩的集冰島大部分自然景觀於一 的「金環之旅」。【如FB上留下了的紀錄】



之前,從未將面積10.3萬平方公里,人口僅為36萬、印象中誤以為是「莽荒邊陲之地」的冰島 (Iceland) 列在此生必遊的優先口袋名單中,若非WOW航空的機票促銷及老婆大人的睿智,不知是否要等到天荒地老才與她有緣相逢。來過之後,才發現冰島為我們的「旅遊史」創造出六項記錄(分別是:首度看到的「大自然奇觀」的極光、冰洞、地熱噴泉、冰川大瀑布;一項「泡藍湖溫泉」的特殊體驗,以及首度「獵狩」到「冰島馬」這一種「異獸」)。同時更實踐了「人生必試的20項旅行體驗」中的兩項【如FB】;總結這趟冰島行確實是遠遠超過「預期」,何止是以「不虛此行」來形容!
特別珍惜我們在這世界上最綠、最乾淨、最新鮮空氣、最純淨飲水、最自然景觀,以及最安全首都的雷克雅維克最後一晚…盡情地享受一頓美食與閃耀的夜景。



其實,根據以下這張從當地所提供的冰島的整個旅遊圖(要逐一放大來看),這趟我們只算玩冰島的三分之一,還有更多的特殊景點值得下次在不同的季節再來。

清晨到機場,與老情人搭早班機前往巴黎,準備迎接我們的是德、荷、法、比、盧五國的三週自助旅遊行程(小情人則返加州回歸上班族的正常作息)。飛機起飛時看著窗外的晨曦、腦中不斷回顧的都是那一幕幕雄偉的「冰火奇緣」、無際的凍原、厚雪覆蓋的山頭、海納百川的氣魄、飄浮夢幻般的極光…很少會一個城市能讓人有如此依依不捨的感覺。

〈全 文 完 〉
上一篇:冰島(2)─南海岸浩瀚景觀行:冰雪瀑布、黑沙灘、瓦特納冰川與冰洞
註解
【註解一】藍湖的水其實是海水在「遇到」當地天然的「地熱」被其「加熱」後才形成地熱溫泉(Geothermal Spa)。除了因為水裡有矽土 (Silica)、礦物質(Minerals)的成分和海藻(Algae)之外,由於水中的矽土會折射陽光,因而產生出藍色,若天氣好有蔚藍天空則可「推波助浪」使湖水更藍。
【註解二】這些都是天然產於藍(在藍湖裏走的時候,某些區域你還能感覺到你踩到了它們),主要是作為清潔面膜的用途,有去角質、美白、讓皮膚有彈性的功效。把這些白泥敷在臉上或者身體上等5分鐘左右,等他稍乾就可以洗掉。 如果買的是Comfort 或以上等級的票的朋友,你們還可以敷Algae Mask(海藻面膜),有保濕和鎮靜的作用,讓你有水嫩嫩的皮膚。(解密!冰島藍湖, Blue Lagoon) 溫泉浴門票、巴士票
【註解三】所謂「世界十大瀑布」是由不同的組織以非正式(且「自由心證」)的方式,用不同的標準或主題,如「最壯觀」、「最美麗」、「最著名」…來評定,無論是用那一種「黃金瀑布」多能「榜上有名」(請參考以下連結)
【註解四】排名第一位於美黃石國家公園內的「蒸氣船間歇泉 (Steamboat Geyser) 」可噴高至90-120公尺、第二為冰島的「蓋錫爾間歇泉 (Geysir)」 能噴發到70-80公尺、第三則也是位於美黃石國家公園內馳名遐邇的「老忠實間歇泉(Old Faithful Geyser)」能噴到25-55 公尺、第四就是「史托克」的25-35公尺,而第五則是紐西蘭北島羅托路亞(Rotorua)的「波胡圖間歇泉 (Pohutu Geyser)」可噴達到約18-30公尺高度。
【註解五】兩大版塊從那裡開始以每年 2.5 厘米的速度分離,那看似微小的速度經過一億三千萬年的時間卻造成了今天的大西洋。版塊裂縫又是地殼活動最頻繁的地方,此所以冰島三不五時發生地震和火山爆發。【以上資料:參考來源】